祁門紅茶簡稱祁紅,茶葉原料選用當地的中葉、中生種茶樹櫧葉種(又名祁門種)制作,是中國歷史名茶,著名紅茶精品。由安徽省漢族茶農創制于光緒年間,但史籍記載最早可追溯至唐朝陸羽的茶經。產于安徽省祁門、東至、貴池(今池州市)、石臺、黟縣,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帶。祁紅特絕群芳最,清譽高香不二門。祁門紅茶是紅茶中的極品,享有盛譽,是英國女王和王室的至愛飲品,高香美譽,香名遠播,美稱“群芳最”、“紅茶皇后”。相關經典名句:“一器成名只為茗,悅來客滿是茶香”。
祁門紅茶
Keemun Black Tea
祁紅
Qimenhongcha
199-2999元
紅茶
安徽
祁門
植物界
被子植物
雙子葉植物
杜鵑花
山茶
茶
茶葉
唐代
禮茶、特茗、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六級、七級
色澤烏潤、金毫顯露
鮮醇酣厚
茶葉歷史
美國韋氏大辭典,“祁門紅茶”記錄著祁門紅茶的原產地——中國安徽省祁門縣。創始年:祁門產茶創制于光緒年(公元1875年),已有百余年的生產歷史,可追溯到唐朝,茶圣陸羽在《茶經》中留下:“湖州上,常州次,歙州下” 的記載,當時的祁門就隸屬歙州。
1875年前后,祁門人士胡元龍借鑒了外省的紅茶制法,在祁門加工出了紅茶,后由北平同盛祥茶莊引入北平,在市場獲得了成功。
祁門紅茶圖冊光緒元年(1875),胡元龍在培桂山房籌建日順茶廠,用自產茶葉,請寧州師傅舒基立按寧紅經驗試制紅茶。
清朝光緒年間以前,祁門只產綠茶,不產紅茶。
1875 年,安徽黟縣有個名叫余干臣的人,在福建罷官回原籍經商,因見了紅茶暢銷多利,便在至德縣堯渡街設立紅茶莊,仿“閩紅茶”制法,開始試制紅茶。
1876 年,余氏又先后在祁門西路鎮、閃里設紅茶分莊,擴大經營。由于祁門一帶自然條件優越,所制紅茶品質超群出眾,因此,產地不斷擴大,產量不斷提高,聲譽越來越高,在國際紅茶市場上引起了茶商的極大注意,日本人稱其為玫瑰 ,英國商人稱之“祁門” 。
光緒8年(1883),終于制成色、香、味、形俱佳的上等紅茶,胡云龍也因此成為祁紅創始人之一。
余干臣的弟子學徒有陳尚好等人。從1875年余干臣在歷口開辦茶莊,陳尚好自幼在茶莊學藝,多年以后學技精湛,回正沖村自辦茶號尚好坊。
茶葉特點
高檔祁門紅茶的品質特點是條形細緊苗秀,色澤烏潤,金毫顯露,湯色紅艷明亮,滋味鮮醇酣厚,香氣清鮮持久,似花、似果、似蜜,被公認為“祁門香”,葉底呈紫銅色,勻嫩。
特別著重強調的是,外形色澤要烏潤,而不是枯黑;金毫顯露而不是銀毫;湯色紅艷有金圈,較厚;滋味鮮醇,喝過后有回甘味,有點甜的感覺,有收斂性而不能有苦、澀味。香氣應具有明顯的“祁門香,甜蜜蜜的味道,或有點果香味,或花香味,且香高持久,為佳品。
加工工藝
祁紅采制工藝精細,采摘一芽二、三葉的芽葉作原料,經過萎凋、揉捻、發酵,使芽葉由綠色變成紫銅紅色,香氣透發,然后進行文火烘焙至干。紅毛茶制成后,還須進行精制,精制工序復雜花工夫,經毛篩、抖篩、分篩、緊門、撩篩、切斷、風選、揀剔、補火、清風、拼和、裝箱而制成。
祁紅采制工藝精細,大致分為采摘、初制和精制三個主要過程。
采摘: 祁紅現采現制,以保持鮮葉的有效成分。祁紅的采摘標準十分嚴格,高檔茶以一芽一葉、一芽二葉原料為主,分批多次留葉采,春茶采摘6-7批,夏茶采6批,秋茶少采或不采。
初制:包括萎凋、揉捻、發酵、烘干等工序。使芽葉由綠色變成紫銅紅色,茶身成條,香氣透發,文火烘焙至干。發酵是紅茶制作的獨特階段,是決定祁紅茶品質的關鍵,發酵室溫控制在30度以下,經過發酵葉色轉紅,形成祁紅茶紅葉紅湯的品質特點。初制成品稱為紅毛茶。
精制:紅毛茶制成后,還須進行精制,分清長短、粗細、輕重,剔除雜質。祁紅精制很費工夫,所以精制后的祁紅茶又稱為“工夫茶”。精制工序繁復,祁紅茶成品經毛篩、抖篩、分篩、緊門、撩篩、切斷、風選、揀剔、補火、清風、拼和、裝箱而制成。
精制加工后的祁紅茶,外形條索緊結細小如眉,苗秀顯毫,色澤烏潤;茶葉香氣清香持久,似果香又似蘭花香,國際茶市上把這種香氣專門叫做“祁門香”;茶葉湯色和葉底顏色紅艷明亮,口感鮮醇酣厚,即便與牛奶和糖調飲,其香不僅不減,反而更加馥郁。
儲藏方法
袋儲存法
用塑料袋保存茶葉是目前家庭貯茶最簡便、最經濟實用的方法之一。家庭貯茶選用塑料袋時,首先,必須是適合食品用的包裝袋,非食品袋不能用;其次,袋材要選用密度高的,即選用低壓材料要比高壓的好;第三,袋材要有一定的強度,厚實一些的為好;第四,材料本身不應有孔洞和異味。
罐儲存法
用鐵聽貯茶簡單方便,取飲隨意,是當前家庭貯茶最流行和最常用的方法。把買回來的茶葉放入潔凈的鐵聽即可。如果是新買的鐵聽,或放過其它食品的鐵罐,可先放少量的茶葉末入內,然后蓋好蓋,存放數日,便能把異味吸盡。用茶葉末擦洗鐵聽也能去除異味。裝有茶葉的鐵聽,應置于陰涼處,不能放在陽光直射或潮濕、有熱源的地方,這既可防止鐵聽氧化生銹,又可抑制聽內茶葉陳化、劣變的速度。
沖泡方法
簡單泡法
將水燒至90—95℃,茶具最宜景瓷,裝上大約占壺容量百分之五的茶葉,沖入已燒好的熱水,沖泡后香氣高銳持久,隔45秒左右倒入小杯,先聞香,再品味,滿口生香,回味甘美。
功夫泡法
純正祁門紅茶圖冊祁門紅茶采用清飲最能品味其雋永香氣,沖泡工夫紅茶時一般要選用紫砂茶具、白瓷茶具和白底紅花瓷茶具。茶和水的比例在1:50左右,泡茶的水溫在90—95℃。沖泡工夫紅茶一般采用壺泡法,首先將茶葉按比例放入茶壺中,加水沖泡,沖泡時間在2—3分鐘,然后按循環倒茶法將茶湯注入茶杯中并使茶湯濃度均勻一致。品飲時要細品慢飲,好的工夫紅茶一般可以沖泡2—3次。
功效作用
利尿
在紅茶中的咖啡堿和芳香物質聯合作用下,增加腎臟的血流量,提高腎小球過濾率,擴張腎微血管,并抑制腎小管對水的再吸收,于是促成尿量增加。如此有利于排除體內的乳酸、尿酸(與痛風有關)、過多的鹽分(與高血壓有關)、有害物等,以及緩和心臟病或腎炎造成的水腫。
消炎殺菌
紅茶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具有消炎的效果,再經由實驗發現,兒茶素類能與單細胞的細菌結合,使蛋白質凝固沉淀,借此抑制和消滅病原菌。所以細菌性喇疾及食物中毒患者喝紅茶頗有益,民間也常用濃茶涂傷口、褥瘡和香港腳。
解毒
紅茶中的茶多堿能吸附重金屬和生物堿,并沉淀分解,這對飲水和食品受到工業污染的現代人而言,不啻是一項福音。
養胃
紅茶它是經過發酵烘制而成的,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發生酶促氧化反應,含量減少,對胃部的刺激性就隨之減小了。另外,這些茶多酚的氧化產物還能夠促進人體消化,因此紅茶不僅不會傷胃,反而能夠養胃。經常飲用加糖的紅茶、加牛奶的紅茶,能消炎、保護胃黏膜,對治療潰瘍也有一定效果。
歷史故事
在享譽全球的紅茶中,祁紅獨樹一幟,百年不衰,以其高香形秀著稱,博得國際市場的經久稱贊,奉為茶之佼佼者。
胡元龍(1836—1924),字仰儒,祁門南鄉貴溪人。他博讀書史,兼進武略,年方弱冠便以文武全才聞名鄉里,被朝廷授予世襲把總一職。胡元龍曾對子孫說:“書可讀,官不可做”,并撰廳聯一對曰:“做一等人忠臣孝子,為兩件事讀書耕田”,可見其輕視功名、注重生產的思想,后人尊其為“祁紅鼻祖”。
胡元龍輕視功名,注重工農業生產, 18歲時辭棄把總官職,在貴溪村的李村塢筑5間土房,栽4株桂樹,名之曰“培桂山房”,在此墾山種茶。清光緒以前,祁門不產紅茶,只產安茶、青茶等,當時銷路不暢。光緒元年(1875),胡元龍在培桂山房籌建日順茶廠,用自產茶葉,請寧州師傅舒基立按寧紅經驗試制紅茶。經過不斷改進提高,到光緒8年(1883),終于制成色、香、味、形俱佳的上等紅茶,胡云龍也因此成為祁紅創始人之一。瓷土亦是祁門特產,同治4年(1865),胡元龍在祁東莊嶺村,發現了“太和坑”瓷土礦,被定為御瓷專礦,祁門瓷土業因此得到大發展。
胡元龍為人急公好義,主持公道,濟困扶危,威望很高。戊戌維新后,科舉廢止,但祁門山區風氣閉塞,無人興辦學校。他乃大力倡導,邀聚南鄉人士,于光緒 30年(1904)在平里創立梅南學校,開祁門辦新學之先河。次年,祁門縣高等小學校,在其影響之下,亦籌創成立。貴溪村四境皆山,胡元龍認為要改善群眾生活,必須發展農業生產,開荒種地。當時荒山皆為祠會占有,他打破封禁條規,集合村中百姓,宣傳墾荒的益處,簽具公約。并自己帶頭,墾山千余畝,種植茶葉、茶籽、毛竹、杉樹,村人群起仿效,收入大增,生活改善。以后祁門各地也都援例開墾,造成自墾自產自得之風,促進了生產發展。
安徽祁門一帶是古老茶區,唐代就盛產茶,當時祁門一帶皆出產綠茶,制法與六安茶相似,到清代光緒元年,有一名叫余干臣的黟縣人,從福建罷官回籍經商,因見紅茶暢銷利厚,便先在至德縣堯渡街設立紅茶莊,仿效閩江制法,試制紅茶成功,另一種說法,認為祁門改制紅茶是從胡元龍開始的,胡元龍為祁門南鄉貴溪人,因見當時綠茶銷路不景氣,紅茶暢銷,于1976年開設日順茶廠,仿制紅茶成功。
祁紅主要運銷英國,在倫敦茶葉市場, 祁紅被譽為茶中英豪。每當祁紅新茶上市,人們爭相競購,傳揚“中國的祁門香來了!”。
祁紅向以高香著稱,具獨特的清鮮持久的香味,被國內外茶師稱為砂糖香或蘋果香, 并蘊藏有蘭花香,清高而長,獨樹一幟,國際市場上稱之為“祁門香”。
獲獎情況
一百多年來祁門紅茶一直保持著優異的品質,蜚聲中外,暢銷海外五十多個國家與地區。
祁紅一經問世,就以其優異的品質成為紅茶中的后起之秀,它與印度的"大吉嶺"紅茶和斯里蘭卡的"烏伐"紅茶齊名,被譽作"世界三大高香名茶"。
1980年祁紅獲國家優質產品獎章,1983年獲國家出口商品優質榮譽證書。祁紅"祁門香"香飄五洲,主要出口英國、荷蘭、德國、日本、俄羅斯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多年來一直是中國的國事禮茶。
“祁門紅茶”自誕生以來,一直以其優異的品質和獨特的風味蜚聲于國際市場,國外贊為“祁門香”,被列為世界三大高香茶之首,有“王子茶”、茶中英豪“、”群芳最”之美稱。1915年“祁紅”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1980、1985、1990、1995年連續四次榮獲國這金質獎,1987年又獲布魯塞爾第26屆世界優質食品評選會金獎。
“祁紅”一直被列為中國的國事禮茶招待各國貴賓。鄧小平同志視察黃山時曾贊譽“你們祁紅世界有名!”。
1915年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質獎章
1979年鄧小平給祁門的評價“你們祁紅世界有名”
1987年獲第26屆世界優質食品博覽會金獎
1992年獲香港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
1982年鄧小平接待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華
1990年江澤民總書記訪問前蘇聯,都將祁門紅茶作為國禮相贈
2010年上海世博會十大名茶之一
鑒別好茶
1.外形:條索緊細、勻齊的質量好,反之,條索粗松、勻齊度差的,質量次。
2.葉底:葉底明亮的,質量好,葉底花青的為次,葉底深暗多烏條的為劣。
3.色澤:色澤烏潤,富有光澤,質量好,反之,色澤不一致,有死灰枯暗的茶葉,則質量次。
4.湯色:湯色紅艷,在評茶杯內茶湯邊緣形成金黃圈的為優,湯色欠明的為次,湯色深濁的為劣。
5.滋味:滋味醇厚的為優,滋味苦澀的為次,滋味粗淡的為劣。
6.香氣:香氣馥郁的質量好,香氣不純,帶有青草氣味的,質量次,香氣低悶的為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