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磚歷史上叫“花卷”,因一卷茶凈重合老秤1000兩,故又稱“千兩茶”。花磚茶創制于1958年,當時是為了響應黨的號召,工業逐步實現機械化,提高生產力,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白沙溪人以花卷茶為基礎,為國家多生產邊銷茶來達到維護民族團結之目的而制作了用機械生產的花磚茶。花磚茶的制造只沿用了花卷茶原料的配方(花白梗原料)和采用有磚邊的花紋,但其制作的流程已得到了完全的改變,生產產品的周期也大大縮短。
花磚茶
Huazhuang tea
花卷
Huazhuangcha
299-2999元
黑茶
湖南
安化、益陽、臨湘等縣市
植物界
被子植物
雙子葉植物
茶葉
茶葉
茶
花磚茶
最盛時期
色澤烏潤、香氣純正
濃厚微澀、清高鮮活
茶葉歷史
過去交通困難,茶葉運輸不便,這圓柱形的花卷茶形如“樹干”,倒便于捆在牲口背的兩邊馱運。但在零售與飲用時,要用鋼鋸鋸成片。這樣做,既不方便,茶未又易損失,造成浪費。另外,在筑造過程中,花工多,成本高,勞動強度大,制作不易。如此落后的生產方式,不僅生產者要求改革,消費者也要求改革。1958年安化沙溪茶廠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經過多次試驗,將于將“花卷”改制成為長方形磚茶。
花磚形狀雖然與花卷不同,但內質基本接近,成為黑茶類的新品種,代替了歷史上的花茶,受到了銷區的贊賞與歡迎。
茶葉特點
外形色澤烏潤,條素均整,潔凈,內質香色清高鮮活,野樟香突顯,持久耐泡,滋潤濃厚鮮甜,湯色橙紅通透明凈,葉底黑潤烏亮,有韌性,屬安化黑茶中上品。
加工工藝
花磚茶的制造工藝與黑磚茶基本相同。花磚茶原料,過去分灑面茶與包心茶,壓制進把差的茶葉壓在里面,較好的茶葉壓在外面。60年代中后期,白沙溪茶廠再次進行工藝改革,在提高面茶和茶質量的同時,不分面茶和里茶,進行混合壓制。壓制花磚的同時,不分面茶和里茶,進行混合壓制。壓制花磚的原料成份,大部分三級黑毛茶及少量降檔的二級黑毛茶。總含梗量不超過15%。毛茶進廠后,要經篩分、破碎、拼堆等工序,制成合格的半成品,以后進行蒸壓、烘焙、包裝等,工藝與黑磚茶相同。
儲藏方法
由于千兩茶的口感越陳口感越醇和,因此千兩茶適宜堆放在通風、避光、干燥、無異味的地方。
沖泡方法
泡法
飲用時需先將磚茶搗碎,在鍋或壺內烹煮。且在烹煮過程中,還要不斷攪拌,以使茶汁充分浸出。同時在烹煮時,大多加有佐料,采取調飲方式飲用。
飲法
1.功夫泡飲法:
取茶為茶壺的2/5左右,用功夫茶具,按功夫茶泡飲方式沖泡飲用。
2.杯泡法:
用如意杯或有蓋紫砂壺,取茶5克先用沸水潤茶,再加蓋浸泡1—2分鐘后即可飲用(可多次加水沖泡)。
3.傳統煮飲法:
取茶10—15克(6—8人飲用),用沸水潤茶后,再用冷水煮沸,停火濾茶后,分而熱飲之。
4.奶茶飲法:
按傳統方法煮好茶湯后,按奶、茶湯1:5的比例調制,然后加適量鹽,即調成具有西域特色的奶茶,橙紅的茶湯與白色的奶充分混合后呈現粉紅色,十分漂亮,稱之為“紅粉佳人”。
5.冷飲法:
按杯泡法或煮飲法濾好茶湯后,將茶湯放入冰箱或水井中冰鎮后飲用,是夏天消暑解渴的佳品。
功效作用
有止渴、抗輻射、抗癌、防癌、助醒酒、促進消化、減肥、延緩衰老、降膽固醇等作用。能增強大腦中樞神經活動的敏銳性,提高思考能力、降血壓、抑制動脈硬化等等。
歷史故事
"沒有花卷(千兩茶),就沒有花磚。"這話說得一點沒錯,因為花磚茶正是根據花卷茶改制而成的。過去,由于交通困難,茶葉運輸不便,圓柱形的花卷茶形如"樹干",要捆在牲口背的兩邊馱運,十分費力,運輸效率也很低。而且在零售與飲用時,還需用鋼鋸將花卷茶鋸成片狀。如此一來,既不方便,又易造成浪費。另外,在制作花卷茶的過程中,成本高,勞動強度大,制作不易。如此低效的生產方式,不僅生產者要求改革,消費者也要求改革。于是,1958年茶廠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努力提高機械化程度,減輕工人勞動強度,對產品工藝流程進行更新。經過多次試驗,終于將花卷茶的品質與黑磚茶的壓制工序結合,生產出了第一支花磚茶,其規格為35×18×3.5厘米的長方體磚茶,并受到了銷區的贊賞與歡迎。從此,花磚茶作為一個獨立產品,沿用至今。
"花磚"名稱的由來,除了茶形由卷狀改為磚形,另一個原因則是磚面四邊有特色的斜型花紋,以示與其他磚茶的區別,故名"花磚".作為"三磚"中的最高級別,花磚茶的原料和花卷茶一樣,大部分是三級黑毛茶及少量降檔的二級黑毛茶,總含梗量不超過15%.黑毛茶進廠后,經過低溫冷發酵、七星灶烘焙、篩分、揀剔、拼堆等工序制成半成品,再進入稱茶、蒸茶、入箱、緊壓、冷卻、退磚、修磚、驗磚、干燥、包裝等工序制成成品,其制作工藝與黑磚茶相同。與茯磚茶相比,花磚茶磚身被壓制得更加緊實,磚面烏潤光滑,斜紋圖案清晰,棱角分明,堪稱黑茶中的藝術品。